大象界的黑死病──親內皮性皰疹病毒
編譯 Chih-chun J. Lin 無論是野生或是飼養的亞洲象,大象親內皮性皰疹病毒(elephant endotheliotropic herpesvirus, EEHV)是現存對亞洲象族群威脅性最大的病毒,目前亦無有效的預防或治療方式。一至八歲的小象群最容易感染,致死率高達70%,染病後一至兩天內死亡,當觀察到象隻出現症狀時,通常已經為時已晚。動物學家認為,幼年小象比成年大象更容易受該病毒入侵,可能是由於小象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完全,體內T細胞無法有效地對親內皮性皰疹病毒做出即時反應。不過,成年大象的T細胞究竟是如何辨識並對抗親內皮性皰疹病毒,還需有待釐清。在2018年4月,貝勒醫學院研究學者們首度發表亞洲象T細胞辨識親內皮性皰疹病毒的機制,並登上Journal of Virology的封面,此發現將有助於未來研發該病毒的疫苗,以作為預防或治療的方式。 研究過程中,貝勒醫學院的副教授Paul Ling博士帶領其實驗團隊和休士頓動物園(Houston Zoo)合作,密切檢測成年象血液中的病毒含量,當他們偵測到親內皮性皰疹病毒後,透過基因體定序技術,觀察該病毒的基因組,並分析其中的結構蛋白和調節蛋白,試圖找出引發大象T細胞做出免疫反應的關鍵抗原(antigen)。 至今,尚未有任何人用過大象的T細胞來研究T細胞抗原反應(antigen-directed T cell activity),所以該團隊需要先建立一套觀測系統來檢測大象T細胞的抗原反應。由於狂犬病病毒的抗原是已知的,研究學者找了已經施打狂犬病疫苗的大象,從其體內純化出T細胞,再觀測該T細胞對於狂犬病病毒抗原的免疫反應,經過不斷優化達到高效能和高靈敏度的標準,成功建立大象專屬的T細胞抗原反應的觀測系統。研究團隊藉由此系統,發現親內皮性皰疹病毒的蛋白質中,有三個蛋白質引發T細胞的免疫反應,分別是glycoprotein B(gB)、putative regulatory protein E40、以及major capsid protein(MCP)。該研究團隊更是利用MCP為範例,測試該蛋白質中所含的多種胜肽鏈片段,進一步分析具體的抗原位置,期望做為未來親內皮性皰疹疫苗的標靶,以協助研發並降低大象的死亡率。 參考資料
0 Comments
|
AuthorMy life of exploring, questioning, and wondering. Archives
August 2018
Categories |